close

  前幾日看紀曉嵐的《閱微草堂筆記》,裡面說翰林院編修盧雯漁患了寒疾,服用人參後立卒。沒想到人參這樣的補益藥,也能給人帶來殺身之禍。可見“是藥三分毒”這句俗語,放到哪裡都是一條顛覆不破的真理了。
  其實,稍有中醫知識者都知道,如果脾胃濕熱者,經常服用黨參、人參、黃芪、鹿茸等補益藥,會使脾胃濕熱加劇。正像《如是我聞二》中紀曉嵐反問的一樣:“腎肝虛與陰虛,而補以參,庸有濟乎?”
  但在古代文人中,由於主客觀原因,吃錯藥的還真不少。就拿宋代理學家朱熹來說吧,晚年只是患了一個腳氣病,讓醫士張修之給他診治後,不但腳氣病沒治好,反而把小命治丟了,真是得不償失了。
  細看清代學者陸以湉的《冷廬醫話》,才知道張修之在治療朱熹腳氣病時,有點顧此失彼了。張修之屢用攻伐之劑、破積之藥,只顧及病人患腳氣後出現的胸膈脹滿、下肢腫痛的實症,而忽視了年高之人體虛陽虛,致使朱老夫子最後腹瀉不止,陰脫陽絕而喪生。
  陸以湉在談到蘇東坡之死時也說到,孟浪用藥,誤用補劑,是導致其病癥不能治的根本原因。蘇東坡因感受暑濕之邪,復又飲冷而致暴瀉不止,此時不宜用黃芪。黃芪性溫味甘,補氣升陽,用於脾肺氣虛或中氣下陷所致的泄瀉才對症。而蘇東坡外感暑濕之邪,飲冷內傷脾胃,屬實證而非虛候,用黃芪就不對症,有“閉門助邪”之虞了。所以蘇東坡才出現腹脹發熱、牙齦出血的變症。這個時候又給他服用人參、麥冬等補益藥,不但貽誤了病機,而且火上澆油,蘇東坡不死才怪哩。
  如果說盧雯漁、朱熹、蘇東坡都是因為醫生的失誤造成他們命喪黃泉,那韓愈和元稹兩個人就有點自投羅網了。這兩個大文人也想學皇帝長生不老,吃起了什麼丹石、秋石,結果兩人不但沒有長生,而且有點早逝了,一個活了56歲,一個活了52歲。真是可惜之極。
  據史料記載,韓愈的確死於“風疾”,就是我們如今說的“中風”,究其原因,正是他長期服用丹石中的硫磺所致。硫磺具有補腎壯陽、益火生元之功,故為歷代養生學家所青睞,但他們哪裡知道,硫黃中的有毒物質二氧化砷,對人體是非常有害的,長期服用,貽害無窮。與之大同小異,元稹服用的秋石主要是由人尿、秋露水、石膏組成,過量服用,就會求福得禍了。
  當然,本想延年益壽卻誤入歧途的文人並不僅僅是韓愈和元稹兩個,這我們從元稹的好友白居易的詩里都能看得出來。白居易在《思歸》詩里說:“退之服硫磺,一病訖不痊。微之煉秋石,未老身溘然。杜子得丹訣,終日斷腥膻。崔君誇藥力,經冬不衣棉。或疾或暴夭,悉不過中年。唯予不服食,老命反遲延。”詩里說的不但有韓愈、元稹,還有杜牧、崔雲亭等人。
  我絮叨這些,就是要我們千萬不要亂吃補藥,就是患病吃藥時,也一定要對症下藥,不然不但事與願違,還會加重病情。哪怕是急症,在採取自我保護的措施時,也應該在專業人士的指導下進行,切不可盲目從事。要知道,世上沒有包治百病的靈丹妙藥,即使是補藥,也是如此,不能盲目嗜服。清代醫學大家徐大椿說得好:“雖甘草人參,誤用致害,皆毒藥也。”  (原標題:那些吃錯藥的文人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zh92zhtku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